■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護士長 汪京萍
主管護師 孫靜清 張心怡
妊娠期營養不僅影響著媽媽能否安全度過孕期,也是寶寶健康人生的基礎。孕期攝入水果能提供各個孕期所需的營養物質,比如柑橘類水果富含葉酸(一種B族維生素),有助于預防神經管缺陷;柑橘和其他多數水果所含的維生素C是寶寶新陳代謝、組織修復和骨骼生長的必需物質;黃色蔬菜和水果中常含有的胡蘿卜素能為人體提供維生素A,對細胞發育、皮膚骨骼和眼睛健康有重要意義;水果中的纖維還能幫助緩解便秘和痔瘡等孕期常見癥狀。因此,很多孕媽媽每天都離不開水果,認為水果營養豐富可以隨便吃。其實,孕婦吃水果也需講科學。
因為水果含有較多糖分,攝入過多將引起肥胖,也會給胰島造成一定負擔,因此吃水果需有節制。孕早期胎兒生長速度較為緩慢,所需食物量與孕前差別不大,可按照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每天攝入200~350克新鮮水果;妊娠中晚期的健康飲食金字塔推薦量為每天水果類200~400克。考慮到孕婦常見的胃腸不適,建議孕媽媽少食多餐,可把水果作為兩餐之間的加餐,以防影響正餐中其他類食物的攝入,并注意把水果的熱量也計算到一天的總熱量中。
一些孕婦特別是糖尿病孕婦面臨的糾結是:多吃食物擔心熱量和血糖超標,限制飲食又很難滿足孕期營養素的需求。此時應該做的是提高飲食效率,重質量而非數量,在既定能量范圍內盡可能選擇營養較多的食物。
對于無糖尿病高風險的孕婦,現有證據對于水果攝入量和患妊娠糖尿病之間的關聯并不明確,適量攝入富含水果纖維、花青素、維生素C、類胡蘿卜素的水果還有助于降低患妊娠糖尿病的風險。
綜合考慮含糖量和膳食纖維、VC等營養物質時,蘋果、橙子、獼猴桃、草莓、柚子等能量密度低的水果,孕婦可優先選用;甘蔗、龍眼、葡萄、荔枝等含糖量較高的水果,并非不能吃但不宜多吃,入口之前記得看一看“食物交換份”,如150克荔枝等同于500克西瓜。
孕媽媽吃水果還需注意,未經烹飪的果蔬能最大程度保留營養,但食用水果前一定要徹底清洗干凈,防止感染寄生蟲病。避免食用剛從冰箱里取出的水果,以防冷刺激及李斯特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