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冬日,走進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西峪鎮下寨村,家家庭院整潔,屋里暖意融融。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全國婦聯選派一批批干部進駐西和。在下寨村,第一書記接力幫扶,為下寨村的發展提供了產業、教育、文化、治理等方面支持,一系列幫扶政策措施的落地,化為村民手中的紅利、心中的平實,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下寨村切實落地,勾勒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鄉村發展好圖景。
“日子更有奔頭”
“這段時間牛肉價格雖說低迷,但我們趁機合理擴大規模,著重提升管理技術和降低養殖成本。相信有全國婦聯和當地政府幫扶,我們一定能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關。”合作社負責人楊建全介紹。
夕陽西下,西和縣全民順種養殖合作社里,西門塔爾牛悠然甩著尾巴,愜意嚼食著飼料。一旁,工作人員為牛做健康檢查、投喂飼料、清理糞便。
近兩年,肉牛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走勢偏低,但合作社并沒有受到影響。2018年,全國婦聯注入41萬元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其中21萬全部投入全民順種養殖合作社;2024年,駐村干部又助力其成功申請到10萬元重點人才項目資金,合作社借此從單純育肥向注重繁育技術轉型升級。在各方支持下,全民順種養殖合作社重新走向持續發展軌道。
2024年,合作社聯農帶農60余戶,分紅到村集體13.65萬元,14戶通過資金配股分紅7500余元,讓村民實打實嘗到了甜頭。如今,全民順種養殖合作社已然成為西和縣鄉村振興浪潮里一顆璀璨奪目的“明星”。
“多虧了合作社,讓我們的日子更有奔頭了。”脫貧戶朱補來滿心感慨。
溫情滿滿的“愛心”接力
2024年,隨著全國婦聯《深化開展愛心媽媽結對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三年行動方案》的出臺,一場溫情滿滿的愛心接力在下寨村悄然開啟。
2024年5月,下寨村駐村干部、包村干部們攜手村婦聯執委,懷揣著對留守兒童的深切關懷,共同發起成立了“愛心媽媽”工作室,通過“愛心媽媽”工作平臺開展了結對關愛行動,將幫扶的觸角精準延伸至每一名留守兒童身邊。
去年8月12日至8月16日,在全國婦聯、中國兒童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下寨村4位“愛心媽媽”帶著14名留守兒童奔赴首都北京,開啟了一次特殊的研學之旅。活動中,孩子們在天安門廣場觀看了升旗儀式,走進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參觀學習。在中國科學技術館、北京動物園和海洋館,了解最新前沿科技成果……
“從剛來北京時的一臉茫然,到結營時的自信開朗、大方表達,孩子們的變化讓我們工作人員都感到驚訝。”全程參加了研學活動的全國婦聯派駐下寨村第一書記梁潤東告訴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記者了解到,2024年以來,在全國婦聯駐村干部的指導下,下寨村的“愛心媽媽”工作室積極聯動各方資源,與學校、醫院、派出所緊密攜手,全方位為孩子們的成長保駕護航。2024年12月,下寨村還開展了“愛心媽媽”集市活動。此次“愛心媽媽”集市物資包含衣物3000余件、書籍1000余本以及大量書包、文具等物品,全部由全國婦聯駐村干部協調。
點滴愛心匯聚成河,目前,下寨村共有18位“愛心媽媽”結對26名留守兒童,下寨村的“愛心”故事還在延續。
開啟“兒童友好”的開端
幫扶不僅是物質、硬件上的改變,鄉村振興同樣需要精神的浸潤、理念的更新。
“圖書入庫、登記,劃分區域,制定借閱制度,都是我們商量著來。”在下寨村圖書室內,四年級的小學生李睿懿邊整理圖書邊說。
從2022年開始,中國兒童中心每年都會向下寨村圖書室贈送書籍。從去年7月起,書屋選拔不同年齡段兒童擔任小小管理員,參與書屋的運營管理。如今,孩子們憑自身努力,打破“碎娃娃辦事靠不住”的舊觀念,盡情釋放思想天性,讓書屋滿是朝氣與創意。兒童參與成為下寨村兒童友好的開端,“我的童年‘我’做主”在下寨村不再是空話。
近年來,在全國婦聯相關部門及中國兒童中心的關心下,通過項目推動及相關工作的開展,親子活動、育兒宣傳、家訪服務、看護人課堂在下寨村相繼開展,一系列貼心服務深入人心,寶爸寶媽們帶娃有了堅實可靠的“大后方”。
記者了解到,近些年,中國兒童中心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持續在校外教育、家庭教育、學前教育、心理輔導等多個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自2021年10月以來,中國兒童中心協調幫扶物資價值達百余萬元。
“在一批批幫扶干部的持續努力下,今天西和的幫扶工作正在不斷深化,我相信,下寨村也將繼續書寫溫暖的故事。”梁潤東說。